(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聯系地址: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
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
(郵編300072)
郵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發表日期:2020年12月14日 來源:浙江新聞 作者:萬怡珍
尚陽村 資料圖
為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繼承和弘揚義烏市優秀傳統文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近日,義烏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促進有序推進保護規劃實施,留住“鄉愁”記憶。
《實施意見》針對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相關要求等方面展開,明確“保護什么、怎樣保護”,堅持空間布局、歷史脈絡和遺產價值完整性的有機統一,力求見人、見物、見生活;堅持以人為本,不搞大拆大建,保留原有風貌格局、山塘水系,為自然“種綠”,為村落“留白”;堅持“政府引導、村集體主體、社會參與”的原則,以鎮街為保護責任主體,注重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
《實施意見》要求,各鎮街開展普查建檔工作,加快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資源調查;加強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充分調研,深入挖掘其特點和優勢,實行“一村一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最大限度發揮現有各類設施功能的前提下,提升人居環境和防災減災能力;加強建筑的保護利用,對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實行掛牌保護;加強傳統風貌保護提升,嚴格按照保護發展規劃修復村落格局與肌理;加強文化傳承激發鄉村活力,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資源稟賦優勢,“一村一品”培育特色產業。
除此之外,為保障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項目的實施,義烏統籌安排建設用地指標,保護項目可優先納入全域土地整治項目,因保護建設需要不新增建設用地或利用山坡地且不占用耕地的情況下,可適當放寬村莊建設用地控制規模。其中,認定的文保單位、文保點、歷史建筑、古樹名木,其占用的保護本體和必要的保護范圍不計入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傳統建筑(收歸村集體所有且不用于農戶日常居住)不計入村莊規劃的村民住宅用地,在抵扣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后,剩余面積不計入村莊建設用地規模。
另外,居住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文保單位、文保點、歷史建筑內的村(居)民,符合條件且自愿承諾選擇宅基地跨村跨鎮街安置以及自愿退出宅基地資格權后購買商品房、新社區集聚高層住宅或者政府回遷房的,可向所在地鎮街申請發放宅基地資格權益憑證,相應的房屋產權移交村集體或有關部門所有;安置不足的住房權益可采用水平房、貨幣補償等形式進行安置;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區內收回的房屋,可以根據保護規劃用于村(居)民的住房安置,也可作為村集體用房,同時鼓勵引入社會資本進行適當商業開發。
義烏堅持用“繡花功夫”以微更新、微改造的方式提升村落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做到村落結構肌理保護與山水格局保護并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并重,生產生活環境保護與生產生活方式保護并重。
據了解,義烏將通過3至5年的保護建設,使義烏市的2個歷史文化名鎮、13個國家級傳統村落、5個省級傳統村落、1個金華市級傳統村落和若干個市級備選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生活設施便利化、宜居化,群眾的居住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提高;歷史建筑、傳統建筑得到有效保護,歷史風貌得以恢復,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成為展示和弘揚義烏市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隱私保護 中國傳統村落網 版權所有 津ICP備05004358號-6
津公網安備 120104020010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