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聯系地址: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
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
(郵編300072)
郵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檔案的制作和留存是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首要任務,檔案是傳統村落身份的見證,更是傳統村落保護與研究工作的重要平臺,可讓我們告別非遺沒有檔案的尷尬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 馮驥才
對于城里人來說,村莊的各種資源是具有吸引力的,包括農耕的土地和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等。這樣,很多農民由于增加了經濟收入而仍然留在村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旅游業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村莊解體的危機。現在的問題是,由于這些地方的村民主要不是依靠原有的耕地和原有的親屬合作關系進行生產,而是面對著一個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所以可能會造成村民之間在旅游資源上的爭奪,因此特別需要整合與合理分配各種資源,增強村莊整體的競爭力。
——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鐵梁
傳統村落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鮮活載體,維系著中華民族最為濃郁的“鄉愁”。老百姓對傳統村落保護問題十分關注,做好這項工作是一件得民心的事。在城鎮化背景下,支持傳統村落保護,符合公共財政的職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體現財政支出的公益性特征。 二是推動專項資金整合的有益嘗試。三是有利于改善傳統村落生產生活環境。
——財政部副部長 劉昆
要重點保護好我省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合理確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按照分類、分批、分層的原則,堅持突出重點、兼顧全面,試點先行、示范帶動,逐步擴大保護發展范圍。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加強傳統村落風貌、風俗、風物的保護,留得住山水、記得住鄉愁。要注重功能設施發展,重點實施寨改、房改、水改、廚改、電改、路改“六改工程”,提升村落生產生活設施的便捷性和舒適性,從根本上解決村寨消防設施問題,堅決遏制“火燒連營”事故的發生;要注重傳統文化發展,在傳統文化中融入現代的元素、內涵和表現形式,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傳播開來;要注重特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特色農業等優勢產業,提高老百姓收入,改善老百姓生活。
——貴州省省長 陳敏爾
在古村落保護方面,應該制定“廢棄村落”保護計劃,即成立專家指導小組,積極吸收當代大學生參與到古村落志愿者保護行動計劃中,由教授帶隊,組織研究生和大學生對山東境內的廢棄村落進行全面普查,重點開展村落歷史、建筑風貌、營造技藝,特別是對民居樣態、民眾生產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進行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同時,通過查找家譜、族譜等積極尋訪村中老人,還原本土文化記憶,全面建立村落活態文化資料庫。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工藝美院院長 潘魯生
隱私保護 中國傳統村落網 版權所有 津ICP備05004358號-6
津公網安備 120104020010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