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聯系地址: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
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
(郵編300072)
郵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舉辦日期:2017年12月25日
馮驥才,男,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和文化學者,為文革后崛起的“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代表作《啊!》、《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一百個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韓、越等十余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余種。
馮驥才兼為畫家,出版過多種大型畫集,并在中國各大城市和奧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舉辦個人畫展。他以其中西貫通的繪畫技巧與含蓄深遠的文學意境,被評論界稱為“現代文人畫的代表”。
馮驥才又是當代文化學者。近二十年來,他投身于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和民間文化搶救。倡導與主持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并致力推動傳統村落的保護,對當代中國社會產生廣泛影響。
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等職。
中心成員合影
蒲嬌(前排右二),女,1982年6月出生,籍貫山東淄博,民進會員。天津大學美術學專業2007級碩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2010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方法、傳統村落保護、天津皇會等。現任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娜(前排左二),女,1984年1月出生,籍貫山東煙臺。中央民族大學2006級民俗學碩士,天津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2013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苗族歷史與文化等。現就職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
王曉巖(前排左一),男,1972年4月出生,籍貫山西,1992年畢業天津工藝美院攝影系,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美術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溫昊陽(前排右一),男,1984年3月出生,籍貫山西太原。天津大學風景園林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2015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風景園林設計與管理及傳統村落中古典景觀的研究與運用等。
姚佳昌(后排右一),男,1992年1月出生,籍貫山西長治。天津大學城鄉規劃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2016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傳統村落保護與研究等。
于韜(后排左一),男,1988年12月出生,籍貫河北唐山。天津大學美術學專業2016級碩士研究生。
隱私保護 中國傳統村落網 版權所有 津ICP備05004358號-6
津公網安備 12010402001027號